神通是一种生命技术,也是在因缘条件下所展现的特殊样貌。因此,拥有神通并非只是一种能力的获得,应当更深刻体解生命的责任与因缘的众相,否则神通不仅不会带来生命的幸福,甚至带来更多的烦恼与障碍。
神通有其局限,就像宇宙中任何的现象,在因缘中相对的存在下,自有其相对性的限制。所以,想以神通为所欲为,不仅绝不可能,甚至其所造成的反挫自伤,更是超出一般人的想象。所以,我们要详细神通的限制及规范,否则由于自我心灵的混乱与障碍,小则失去神通,大则造成极大的伤害,害人害己,得不偿失。因为这一切因缘中的行事,更大的能力,必然有着更大的责任、更重的制约。
所以,佛陀曾不断地告诫弟子,千万不要妄用神通、错用神通。因此,在这里提出一些神通者的规范,让想学习神通与拥有神通者共勉。
⊙不应为名利私欲而现神通
一个为了名闻利养而学习神通的人,心中充满贪念,不但不能与修行的清净相结合,甚至背道而驰。如此学习神通,必定不能得到任何助益,在学习的过程中,这些贪念也会时时干扰身心。如果学习神通,是为了得到名闻利养,得到他人的承认,那么,由于发心、动机不正确,学习的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。
提婆达多以神通为工具,争取阿阇世王的支持,作为斗争的利器,就是一个妄用神通的例子。
有一年,王舍城一带闹饥荒,百姓生活困苦,因此出家人在托钵乞食时常常空钵而返。这时候,有些具有神通能力的比丘,就腾空飞行,上天入地,到远处取回香果、美食,以供养僧团大众。
提婆达多看到这种情形,非常向往,而想学习神通。最初,他请求佛陀教导他神通的修习方法,佛陀并没有答应。后来,他请求舍利弗、目犍连、阿若㤭陈如等多位上座,也都未能如愿。最后,他找到弟弟阿难,才获得修习神通的诀窍。提婆达多立即精进努力地修习,不久,终于依禅定力而证得神通。在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》中的记载,提婆达多的神通能力示现一身变作多身,多身合为一身,使(身体)或现或隐,于山石墙壁通过无碍,如于虚空,于大地出没,犹如水中。在虚空中结跏趺坐,犹如在地,或腾虚空,犹如飞鸟,或在地上就能以手扪日月。
拥有神通的提婆达多,却决定利用神通去争取摩揭陀国王位继承人阿阇世太子的支持。
他到了阿阇世太子的王宫,将自己化为白象,从大门入,从小门出,忽而变现原形,忽而变为骏马,忽而成为牛王,在大门小门之间忽隐忽现。
待见到阿阇世之后,他又变成小儿坐在阿阇世膝上。并示现神变与阿阇世嬉戏,甚至咽下阿世吐在他口中的唾液。
阿阇世王看见这种神通变化,以为提婆达多的神通已经超越佛陀,加上提婆达多曲意奉承,阿阇世王转而支持提婆达多,甚至共同参与了谋杀佛陀的计划。
提婆达多虽然没有广大的神通,却沦为求取个人名利的工具,在野心的蒙蔽下,造下极大的恶业,而堕入无间地狱。
⊙不可将神通作为炫耀的工具
修学禅定时,由于心灵的宁静与集中,身心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威力,不了解的人,不免感觉惊奇,但对于一个努力修持的人而言,这是很平常的境界。往往有许多习禅而引发神通的人,由于不了解其中的道理,或基于其他理由,在有了一些征兆经验之后,就以为得道,眩奇惑异,现起了一些常人所没有的能力,而且也引来许多人的礼敬,渐渐的也就成了一派的宗师。
这些人或是为人治病,或是自称为某某佛菩萨、神明,或自称能了知过去、未来、三世因果等,种种不一。但是,如果我们以前面所说的神通检验标准,可以发现这大部分是些微感应现象,而不是真正的神通。
具有神通能力的人切不可由于身心的变化而眩惑他人,借以博取别人的尊敬或供养。在经典中曾记载宾头卢婆罗堕取钵的故事,佛陀的态度也非常严格明确。
佛陀在世时,王舍城有一位树提长者,偶然获得一枚珍贵的牛头旃檀。他命工匠刻成钵,将它悬挂在离地七八丈高的巨木上面,并对外宣称,任何修行人如果能够不用梯子而将钵取下,这一牛头旃檀钵就奉送给他。
当时,有不少外道修行人都跃跃欲试,但是都无法取下此钵。阿罗汉宾头卢风闻此事,就想前去试试。宾头卢也是具有大神通者,在《贤愚经》卷六中说,他具有:“项佩日光,放千光明,晖赫天地,飞升虚空”的神通能力,但是他也了解,佛弟子之中,神通第一的是目犍连。因此,他就劝请目犍连运用神通去取下牛头旃檀钵。目犍连却回答他:“我不会为了那个木钵就去示现神通的。”
于是第二天,宾头卢就前往树提长者处,示现神变,经中描写他:“不起于座,伸手取钵。”宾头卢的神通,赢得了旃檀钵与树提长者的赞叹,但却遭到如来的斥责,佛陀认为:为了这个理由示现神通,就如同妓女因为几个金钱而脱衣服。于是世尊敕命宾头卢终身不得入无余涅槃,不得住在阎浮提洲,必须到拘耶尼洲(西牛货洲)弘扬佛法。
为了宾头卢这件事,释尊特别因此而制定戒律:
1.比丘平常用的钵破了,不可即告舍弃,应该补缀继续使用。如果轻率另求新钵,则违犯“舍堕戒”。
2.比丘在旧钵不堪使用时,可以改用新钵。但是必须将旧钵送还僧团。并由僧团将新钵授予这位比丘。比丘终身使用这钵,到破坏、不堪使用时才可。
其实,宾头卢是一个阿罗汉,贪、瞋、痴三毒已尽,并非心存贪欲才去取钵,但是,由于这种行为会招致世人对僧团的讥嫌,也对凡夫比丘有不良的示范作用。
佛陀以此来告诫的弟子,除非是为了教化众生,不可因为这种情形而示现神通。
想要拥有神通的人,一定要记得定力、智慧与慈悲心,才是神通者最重要的守护与导引力量。
神通力的获得主要依循定力与智慧,但是也有因报得、咒力等其他方便获得的神通。但不管以任何方法获得神通,在修习神通前,我们心中要清楚地思维:“现在获得神通理想吗?”
因为神通的境界,是超出过去经验范畴的状况与力量。其中有光明的清净境界,也有光怪陆离的诡异恶境。因此,心中没有准备好,也没有定力,看到了这些境界,不是贪恋不舍,就是骇异万分,甚至所有的正常生活、思想、时间,都被这些随时会现起的境界所掌控,生活在极为混乱的时空境界,甚至身心遭受煎熬,宛若失控。
因此,想拥有神通时,先想想是不是准备好接受这未知的一切?是不是有定力来安住息心,不让外境掌控,乃至不受诱惑,伤人害己?是不是拥有足够的智慧,来体悟这一切如幻的境界?是不是有慈悲心,来容受宇宙中各类的生命与现象,并帮助他们?
当我们如此思维清楚后,才是拥有神通者的初步,而在后续上更应以定力、智慧、慈悲心来守护、导引神通,并升华神通,成为大智、大悲、大定的不可思议神通。
因此,神通者在消极上应遵守神通的规范,在积极上更应以定力、智慧、慈悲心,来增长、导引、守护神通,让神通成为自己人生与世界的光明。
微信号:t1076973303
昵 称:冲拳达人十方
或者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图片加好友。
( 注明:阿弥陀佛 否则不予通过好友申请 )
本博客中所有关于法界信息内容,
仅仅代表一些师兄的体会感受,
不作圣解,仅供参考,
莫要执着计较。
依法不依人,应以经典为准!